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诺科学校少年说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自从新冠病毒在全球爆发以来,中国留学生的回国路遭遇了一波又一波的争论,在网上也频频引发了舆论战,一些留学生也因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千千万万户重视国际教育的家庭也焦虑“要不要从海外学校转回国内?还要不要申请海外大学?后面再发生此类紧急情况留学生的处境会不会更艰难?”下面,让我们来一起听听这群有着中国灵魂与世界情怀的上海诺科学校青年的想法吧。

上海诺科学校.jpg

上海诺科学校

Annie Huang:

2020年初,一切都变得不平凡了。伴随着猝不及防的疫情,言论犀利地指向了一波又一波的目标。

前段时间网络上有一段话特别火,是这样说的:“在疫情蔓延的时候,国内外各打半场,留学生打全场。” 关于留学生的话题频频上热搜。在媒体和舆论的风口,那些*裹的严严实实、一路上十几二十个小时不吃不喝的孩子们被夸赞;而那些同样在回家路上,因为在等待核酸检测结果八小时的过程中申请在通风好的室外吃外卖但被拒绝的孩子们,却被媒体断章取义,*装成了给祖国添乱的人。

“千里投毒”、给祖国添乱、在国外地铁站被黑人殴打……有好多好多的矛头对着那正在酒店隔离的半个朋友圈。

看到他们,我也不免想到两年后的我。站在异国他乡的土地上,开始海外求学旅程,我会经历些什么呢?即便是在今天,疫情也揭开了许多表面的友好。

但我们是准留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异国他乡的事物。我们感受过许多在中国的外国人带给我们的温暖,也会在国外求学的途中不断遇到误解或理解。

两股不同的文化会碰撞,但终究会为了共存而融合。

疫情揭开了很多偏见与冲突,但站在文化差异的交界处,我还是会想,或许来自中国的孩子们在异国他乡的校园里出现,学习或是交友,可以成为让文化间融合的那股劲儿的 千万分之一。

我相信身边大部分的友好,并继续在我选择的路上走下去。

Sunny Qiao:

作为一名留学生,相对而言,比起体制内的同龄人还是走了捷径。人的一生中都在跟惰性斗争,在一个更加宽松的环境下,我也时不时会被懒惰冲昏了头脑。记得******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发言:“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恍然大悟。青春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黄金年代,再美好的时期也不免于遇见坎坷弯路,我们应该积极处理眼前的“绊脚石”,而不是绕开它。通过困难磨练自我的意志力,成就出荣辱不惊的心理素质。将磨难转为动力,激励着自己向前行进。

Chloe Feng:

作为即将去美国留学的学生来说,我们当然都知道这其实是一次代表着很多人的形象去求学。我们会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来传递我们的文化,我们也会在这诺大的土地上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并运用。在那儿,我们应该做到的其实说难也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我们需要做好自己,保护好自己的安全就是对我们的父母比较好的问候。期待成为更好的自己。

Bob Zhang:

我认为我们当代的青年正是祖国发展之际最重要的核心人才,我们这些将要出国深造的国际学生更是需要背负国家之未来,取尽海外之技术,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正如满清时期中国的**代留学生所说:此去西洋,深知中国自强之计,舍此无所他求。

Michaelia Xu:

如今的中美关系必定会对中国留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但为了经济上的利益和获取中国人才的机会,美国并不会断了中国留学生在美国留学的路。同样的,中国的留学生对美国的影响也不小。比如,在与美国人交谈和相处过程中,中国留学生也打破了他们对中国人的某些偏见,对中国人有了更正确的了解,而再也不是那些stereotype。因此,不论美国人怎么想,美国和中国留学生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在他们对中国人有着一些歪曲的理解的同时,他们也在被广大的中国留学生改变着。

Junior B 青年“初体验”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是最富有朝气、创造力和生命力的群体。曾经的一代,用热血为我们铺平了道路,我们这一代,在温室中缓缓成长,在不断的尝试和探索,总有一天,能够勇敢地搏击风浪。看,这是我们的尝试,我们的“初体验”。

青年“爱心主播”初体验 (高同学Bonnie)

在这次疫情期间,我们举国上下都在积极参与抗疫。作为一名青年,也是想为大家伙做点什么。于是,同学们一起商量着,准备在喜马拉雅上开创一个小栏目。专门针对6-10的宝宝,宣扬一下我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故事。最初我们的想法也很简单,就尽可能的把我们查到的历史资料连成时间线,用最最简单通俗的语言,讲述给小朋友听。前期准备一直很顺利,网络时代找资料还是很方便的。不过后来,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正是因为在疫情期间,同学们也不能见面,那我们如何两个人角色扮演去演绎这些故事?正常情况是两个人,在一起录制声音,就很方便。但现在疫情也见不了面。还是多亏现在科技的发达,已经出了可以解决我们的问题的应用程序,用软件把我们读书的声音剪到一起。我们只需在开始录制前,提前在里,把讲故事的情绪都准备好。然后,后期把音轨合到一起。很快,我们的**期故事就要在喜马拉雅上上线啦!希望我们的这份微薄之力,让他们在家里也能科普到文化知识,让更多孩子喜欢阅读,爱上听故事,贡献出我们作为青年的一份力量!

青年公益“CEO”初体验 (陈同学Danny)

杭州童梦楼扶贫公益服务中心于2017年在杭州正式注册,其前身为啦啦热线,是由我、王佐、王语佳3个人在2008年发起成立的,其初衷为把小朋友的压岁钱用在有意义的公益事业上,从小种小一颗善良的种子。我一直担任“爱心天使”的角色,在2008年汶川地震、2013年非典、2020年新冠肺炎等社会事件中都积极参与捐献物资,筹集资金,分发物资等**。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武汉封城,童梦楼机构大年初一就开始筹集资金,我也个人出资5000元,一起为疫区医院捐献医疗物资。转眼就到了五四青年节,身为一名中国的新青年,我始终希望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教师”初体验 (王同学Claudia)

最近,受到全球疫情影响,广大的同学们都被迫待在家中。由于在家里的时间变长,我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课余活动。我从小学习钢琴,至今已然超过了12年,所以老师也建议我可以开始开展一些教学活动。学钢琴,一直以来是一股久盛不衰的热潮,所以有很多小朋友到了年龄就有这方面的需求,有两个小朋友住的离我家比较近,最近待家里的时间比较长,所以课余我就开始指导他们弹琴了。我备课很认真,也不断摸索教学的方法,效果良好,这件事很快传开了,得到不少家长的认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想要来跟我学习。说实话,对于这次教学,也并不是一帆风顺,小朋友有时候会顽皮坐不定,就需要我花很多耐心和时间去沟通,看着他们在我坚持教学下能够弹出一支支完整流畅的曲子,我也感到分外的骄傲和自豪,不断磨练中,我也知道了当老师的不容易,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老师,这也是我从小的理想。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