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诺科学校学生来稿——大自然向人类开出的生存条件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2020年,是新的一年,本应该好好庆祝新年,可突如其来的一场灾难却打破了平静。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让许多市民处于水生火热之中。各大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尤其是武汉,都受到了病毒的影响。这些城市在以往是多么的繁华,而如今却变成了一座座“空城”。这让我们见识到了病毒的可怕。

上海诺科学校.jpg

上海诺科学校

可病毒是什么,为什么会如此可怕?病毒是一种个体微小、尺寸一般在纳米级别的非细胞型生物。病毒结构简单,只由一个DNA或RNA核酸长链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不具备我们常见的动物或植物细胞以及细菌、真菌的细胞结构,因此在生命形态上比细胞和细菌、真菌等都要低。由于病毒自身的结构太简单,不具备“自力更生”进行生命活动的能力,因此必须寄生在宿主活细胞内。它的生命活动,*括复制自身的核酸,根据核酸上的遗传信息生成蛋白质,然后把蛋白质和核酸组装起来成为一个个新的病毒,都是在宿主细胞中进行的。因此,病毒主要是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从而复制自己,产生和它一样的新一代病毒的一种“寄生生物”。病毒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如果暴露在空气中,就会很快失去进入其他细胞复制自己的活性,甚至结构发生破坏,从而“死去”。

你们知道吗?最初病毒被发现时,它还给科学家出了一道难题呢。因为他们说不清它究竟是不是生命。说它是生命吧,它没有以前所发现生命的细胞结构,也不能自主地“生活”;但说它不是生命吧,它却又具有遗传信息,而且能复制自己,从而产生“传宗接代”的生命特有的繁衍现象。后来,科学家们把生命的定义拓宽了,病毒才正式被“生命“的大家庭接纳。病毒更新了科学家对生命的认识,而且借助病毒,科学家们又发现了很多生命的奥秘,因此这么说来,病毒也不是一无是处的。

病毒的杀手锏

总的说来,在生活中,大多数病毒对我们是有害的,很多病毒能让人们以及其他动物和植物生病。然而病毒并不是靠产生毒素导致生病,所以病毒是无毒的;但是,病毒的杀伤力的确比细菌大得多。虽然病毒的“目标”并不是伤害宿主细胞,仅仅是为了尽可能多地复制自己(这么说来,面对人类的指责,病毒很可能摆出一副很“无辜”的模样),可结果往往是在复制过程中消耗了宿主细胞太多的能量和物质,从而让细胞支撑不住,崩溃瓦解。病毒侵染细胞之后,能快速生产出很多下一代,这些新一代病毒的数目少的有几十个,多的可能有几万个。这些新病毒耗光了宿主细胞的物质和能量,而且随着细胞的死亡,*裹在细胞外层的细胞膜破裂,从而就像气球破裂,里面的东西被释放出来一样,病毒全跑了出来。这些病毒在人或动物、植物体内传播扩散,去感染周围更多的细胞,从而产生更多的病毒。这样就像滚雪球一样,病毒越来越多,而宿主细胞一个接一个地死亡瓦解,最终宿主也就生病了。

而且病毒另外一个厉害之处就是目前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一种很好的药物去对付它。不像人类有对抗细菌的特效药——抗生素,人被病毒感染后,基本上要依靠人体体内的警察部队——免疫系统去对抗病毒。但是如果病毒在体内复制得太快,免疫系统就来不及发挥作用了。而且,免疫系统还有一种特点,它们对以前碰到过的病毒会很快的反应,但对一些“新面孔”就往往认不出来,难免行动迟缓,这样病毒就占了上风。而这次造成大家全部“宅”在家里的病毒,就是一种以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新冠状病毒,因此人类的免疫系统反应不及,使得病毒大肆猖狂。

冠状病毒的来龙去脉

那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冠状病毒是什么东西,它们是什么时候被发现的呢?搜索一下网络,我们就会知道,冠状病毒是在1937年首先从鸡身上被发现的。在1965年,科学家在电子显微镜下把病毒放大了几万倍以后,清楚地看到了它的模样,惊奇地发现它有一点像中世纪时欧洲君主帝王的皇冠,因此给它起了个名字为“冠状病毒”。目前已被发现的冠状病毒至少有十几种,很多具有非常强大的感染人类和动物的能力,造成了多次严重的流行病。例如,在2002年末到2003年春肆虐我国乃至全球的非典病毒,就是冠状病毒的一种。它还有另一个名字——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而到了2012年,另一种冠状病毒在沙特被发现,并造成了很多人患病。这些人发生急性呼吸道感染,还伴有发烧和咳嗽症状,需要住院治疗。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很快就向全世界发出这种病毒疾病传染的警报。你们看,这种病毒造成的疾病与2003年的非典有些类似,而科学家也发现它与非典病毒结构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它是SARS病毒的表兄弟——MERS。

这次从2019年末在武汉引发疫情的病毒,也是一种冠状病毒。由于之前没有被发现过,所以被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加上年份,名字就成了2019-nCoV(n,代表new,新型。CoV,是冠状病毒英文的缩写)。但这次的病毒和以前的两次有一点不太一样,它经常造成严重的肺部炎症,因此人们也称它为新型肺炎病毒。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冠状病毒“劣迹斑斑”,真正是人类的大敌。

理性对待和科学防范

2019-nCoV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爆发以后,我的群里简直炸开了锅,每天长辈、朋友那儿发来各种偏方秘方,收谣言和澄清简直成了我们小辈儿的日常。每当这种时刻,能否弄明白事实和观点、真相和谣言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说这是一场考验我们思辨能力的疫情!

分辨谣言,一方面需要我们多多学习了解专业知识和历史背景,另外可以逆向思维一下,试试用用“如果它是真的……那么……”的句式来检验一下真假就可以了。比如“盐水漱口可以防病毒”、“喝酒能杀菌,不易感染”、“开暖气或空调到30度就能杀菌”、“鼻孔里抹香油就不用带口罩”……,我们可以这样想一想,如果这些传言都是真的,那么为患者救治的医院中的医生护士们为什么还要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

对付病毒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注射疫苗,但可惜的是,目前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还没研制出来。所以医生对它还没有非常好的办法,大家现在要做的就是勤洗手,多通风,少出门,如果有什么急事要出门必须戴好口罩,这样就能减少接触到病毒的机会。为什么戴口罩这么重要呢?因为“病从口入”,这些病毒最喜欢感染的细胞,就是我们人体用来呼吸的口腔、喉咙和肺部的细胞。

病毒、自然与人类的共存

1958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得主、生物学家、病毒学家乔什瓦·李德伯格曾说:人类统治地球**的威胁是病毒(The single biggest threat to man's continued dominance on the planet is the virus.)。

这些冠状病毒最初是在一些野生动物体内存在的,一般情况下与人类隔绝,相安无事。但是,如果人们去捕猎甚至食用这些野生动物时,就可能被感染了。这次病毒的源头是来自武汉的华南海鲜市场的野生动物。因为一些人好奇,贪吃野味,所以才发生这样的事情。可为什么他们会去吃这些野味呢?其实说他们无知也罢,他们一时的食欲和无知害死多少无辜的生命。现代科技无论如何发达,人类研制疫苗的速度赶不上新的病毒出来的速度,到目前**还有很多已经知道的病毒没有疫苗。今后新的病毒还会更加频繁地侵犯人类,而野生动物会是这些病毒的主要来源,所以,我们对付这些来自病毒的疾病最根本的办法不是疫苗,而是应该从不吃野生动物做起!与万物共生,与动物和平共处,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开出的生存条件。

——胡同学( Pre1-B)

胡析文同学是位思维敏锐、逻辑清晰、善于思考的理科学霸,他不止在学业成绩上表现优秀,在平时的生活中也乐于发现探索、善于思考。他的这种沉着与求上进的品质,不论是对他的升学还是对他的未来都是难能可贵的。面对目前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他能以理性、乐观的态度看待、思索,为他点赞!

——升导办 Crystal老师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