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诺科学校教师说:教育,不是给予,而是点亮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我很认可这句话,作为老师,我希望能够用我的学识和品行去影响我的学生,丰富他们的知识储备,培养他们的人格品质,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

认真负责,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意为老师要教好学生,前提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要过硬。同时,作为老师,自己专业知识过硬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要能够将自己的专业知识清晰明白地传递给学生。因此,老师在备一门课的时候需要花费大量功夫,本着为学生负责的原则,研究各类资料,为学生清晰明了地解释各类知识点做好准备。

比如,在教授SAT/ACT语法前,为了熟悉考点,弄清楚重点和难点,需要将当时市面上的大部分资料进行细致的分析;对于一些有歧义的题目,可以采用与同事讨论,找外教老师验证,以主动求是的方法论来理清。唯有如此,在教授学生的时候,才能够清晰地为他们解释各类语法点,清楚地解答他们的各类问题。

教学相长,努力与学生一道成长

教学不是老师一个人准备计划就能完成的事情,教学针对的是学生,教学是否成功要看实际教学当中学生的状态如何,并根据学生的情况及时作调整。在中国乡村支教十年并著有《是什么带来力量——乡村儿童的教育》一书的卢安克说:“我没有什么教育理念,我只是去观察学生,然后让我的教育去适应我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前,我们会列出各种各样的教学计划和安排,预想学生会如何反应,但很多时候事情并不会朝着我们预想的轨道前进,会有各式各样的变化。这种变化其实是学生对老师在进行沟通交流,只有仔细倾听并随之变化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也让老师在其中得到成长。

例如,老师理想中的状态是课堂补充的各式材料,学生会放在指定文件夹整理好,每次上课的时候带过来。而现实情况则是,每次讲义一发,到下一节课的时候,部分学生满世界地找材料,最后两手空空地上课。在教学实践中,我也遇到过相似的情况。对于课上材料过多过重的情况,老师应该尽量将一些常见的材料编辑成书,便于学生携带,也可以将一些材料电子化,比如,录成视频供学生随时查阅。

再比如,写作的时候拿到一个题目,老师会觉得很简单,学生应该有话可说;实际上,交上来的文章很多空泛无物,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思考。因此,教写作的时候**学生常见写作原则、字句外,更需要**他们如何思考。可以选择让他们在写作之前,多阅读该种话题以及写作类型的范文,通过阅读他人的作品积累素材,模仿高手的写作方式方法。常见话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水平比较高的写作范文,如果实在找不到范文,写作老师不妨自己动笔写写。

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主角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教育的机会,只要教育者善于捕捉和利用教育契机,懂得运用随机教育的策略和方法,那么教育就会取得事半功的效果。作为老师,我们不管是课堂内还是课堂外都需要善于抓住并利用各种机会来影响并启发学生,让他们各方面得到成长。

比如,在课堂上发现Steve这位同学虽然上课下课说话声音**,看上去很热情活泼,但是一旦叫他回答问题,他就说不出话来。于是,我在课堂上会尽量选一些简单的问题问他,锻炼他公众说话的胆量。几年以后,Steve甚至能站在学校师生面前主持活动。

再比如,负责演讲比赛的时候,当时刚入校的Annie对于是否参加比赛犹豫不决。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她是一个做决定时很犹豫,但是下定决定后会全力以赴的孩子,所以当时我鼓励她多尝试,最终她坚持了下来,并获得了校内演讲赛**名,校外ETS写作大赛三等奖,也因此很快融入到校园生活中。

若我为光,愿照亮学生成长之路

曾有人问我:“你当老师最开心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我仔细思考过这个问题,当老师我最开心的时候是发现我所教的学生在我的影响上有进步,无论是学习成绩上有了提升,还是喜欢参加活动了。我希望我能成为撼动另一棵树的那棵树,推动另一朵云的那朵云,召唤另一个灵魂的那个灵魂。正如我的英文名Bright,我希望我是一束“明亮的”光,能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同样,学生并不会忘记老师的付出。我很感动于Peter同学在感恩节征文上对我的描述:“肖老师很忙,每次路过办公室总能看到她伏案在桌,不舍得抬头。她甚至将在课堂上来不及讲评的语法题目录制下来,只为了同学们在有疑难的时候可以马上听到讲解。我也依稀记得,在写作课上我的写作前前后后修改了3遍,肖老师每一次都是为我逐字逐句分析,给我提建议。不仅是我一个,肖老师对所有同学皆是如此。”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