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家长是否发现与孩子开始出现隔阂?孩子越来越喜欢独处,越来越听不进去自己的建议?作为家长,我们能做些什么,才能重新建立与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呢?本期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家长课堂”,班主任林琳老师与新生家长展开了讨论:当孩子升入高中,家长们的教育观念和沟通方式应该如何调整?
家长课堂
沟通的起点是观察与理解,想要跟青春期孩子建立的亲密关系,首先需要观察并理解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心理和行为上的变化。
青春期也叫心理危险期或第二反抗期,是出现成瘾、违法行为的高峰期,但同时也是早期教育的补救期。青春期孩子有两个变化,一是生理方面,另一是心理方面。
而生理方面的变化又会对心理方面产生影响。概括来讲,在这个阶段,孩子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
▪ 独立意识增强,逆反心理突出,开始无视甚至否定父母师长的建议和意见;但又因为尚不具备独立能力,所以遇到问题更多倾向于求助于同年龄段的朋友;
▪ 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但限于阅历,思考素材主要来源于书本和网络,所以喜欢幻想,容易出现崇拜偶像、沉溺网络或游戏等行为;
▪ 青春期大脑再次发育,活跃又混乱的脑部活动导致孩子重视奖励与荣誉的同时,又会为此做出一些不负责任、冒险的行为,所以青春期孩子自尊心会特别强,不喜欢批评或被否定,有时还会冲动冒失。
那么,对于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家长最需要做的是什么呢?林琳老师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家长教育观念的相应调整:
▪ 孩子的心智健康比学业上的成功更为重要,要更多地引导、鼓励和帮助,而非一味地批评、教训或埋怨;
▪ 心理抚养的重要性大于物质抚养,以高质量的陪伴增进对孩子的了解,与孩子之间建立平等尊重的亲子关系。
Ruth Bebermeyer说过:“语言是窗户, 或者是墙。 它审判着我们, 或者让我们自由。”所以,沟通方式和沟通重点也要做出相应改变:
▪ 要改变以往的要求和命令口气为商量、平等对话的口气;
▪ 要给孩子以信任,遇到问题,点到**、静观其变、允许孩子从错误中学习;
▪ 要关注孩子比较好的朋友及其相关家庭背景,这对于侧面了解自己的孩子非常有帮助;
▪ 要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向,不要否定,而是尽可能与其共同欣赏。只有经常跟孩子讨论他感兴趣的内容(*括游戏),才能同时感知,才能理解,才会发现问题所在。在沟通顺畅的基础上才有机会引导、商量、鼓励他发展更多有益的兴趣。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