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上海诺科学校朱同学,爱好下象棋(both中国象棋and国际象棋),平时喜欢听音乐(流行or摇滚),最喜欢的明星是周杰伦和汪峰。另外个人才艺会吉他弹唱以及流行声乐。最喜欢的学校课程是心理,最喜欢的老师之一是Glyn,最喜欢诺科学校的一点是欢乐、放松、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
Tom邮寄募捐物资*
在这场抗疫战中,朱同学以自身的力量发动同学家长投身于抗“疫”洪流中,展现了诺科学子的责任与担当,他的温暖举动也感染了很多人。
Q:你们为什么想加入到这场防疫战中呢?是什么事情促成了你们的这个念头?
Tom:首先,我们中国目前疫情形势在慢慢好转,然而美国的情况正趋于恶化,我们认为如果能帮助到我们在美国的朋友,必定是雪中送炭。我们学校作为分部,总部有难必定得支持。其次,十年级的时候我们学校组织我们去美国诺科参加夏校,我在离开美国之后一直跟我当时的寄宿家庭在上保持着。最近通过聊天,我也意识到了她们当地恶劣的情况;而且这个寄宿家庭的妈妈是一位在医院**的护士,即使当时弗吉尼亚州还没有确诊病人,但是她们的医院里口罩也面临短缺。于是乎,我爸爸有了给美国诺科捐赠口罩的想法,并提议让我组织这样的一个捐赠活动。一开始我自己一听对这个活动觉得没什么大的把握,但是后来班主任打给我,帮我梳理了一下这个活动大概的流程,整个活动的框架就在我的脑海中大致形成了。
Q:你们是怎样收集到物资并捐赠的呢?
Tom:这个物资捐赠倡议活动,我认为不宜搞得太过于浩浩荡荡,就把范围仅锁定在我们班级的学生和家长群里。捐赠的方式主要是以资金为主,我认为将资金集中起来一起买口罩会非常方便。我分别给同学和家长写了一封信,呼吁他们参加到我的活动里面来,并且建议以一个家庭为单位捐100+。很多心怀家国情怀的同学和家长都踊跃参与到了这个活动中。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以捐钱为主,但是也有很多让我感到震惊的家庭援助方式,比如,有些土豪大腕的家庭一下子就直接捐了很多口罩,还有的家庭的家长所在的公司就是生产口罩的,立刻就为我提供了一条可靠的口罩购买渠道。一周后我又给美国诺科寄了一份信,跟美方说明了情况,并开始给美方寄口罩。美国诺科收到后,立刻将宝贵的资源转交给了医院,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
Q:除了捐口罩等急需物资,你们还参与了其他哪些抗疫活动?
Tom:对于我们这种普通老百姓而言,呆在家里不瞎溜达,就是对这个社会**的贡献。正如张文宏医生所言:“我们不是隔离,我们是在战斗;将病毒闷两个礼拜,我们就能消灭敌人。”所谓国家,必是先有国再有家,但是没有家也形成不了国。我们老百姓作为这个国家的一份子,稳固和谐就是我们**的职责。当下,在抗疫过程中,这种抽象的稳固任务落实到实际就是每一位老百姓不染病,不给国家添乱,好好呆在家里,提高整体公民的健康水准。我们家作为老百姓中的一员,应当,也必须,为这个国家做贡献,不求是否能对社会产生多大影响力,但求跟其他每一位公民合在一起的凝聚力,能够推动这个社会的稳步前进。
Q:参与抗疫期间你**感受是什么?
Tom:我个人认为维系友情的比较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互相帮助,并且我觉得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我所做的事情非常简单纯粹,就是给朋友寄点东西,没啥大不了的,简直就是举手之劳。至于我为什么愿意给美国诺科寄口罩,因为我把他们定义为朋友。我认为朋友的身份是没有限制条件的,发小、同学、亲人、老师,甚至是陌生人只要得劲儿就可以成为朋友。所以,本部的师生都能被我定义为朋友。
Q:针对当前海外疫情肆虐,你有什么想对身处海外的同学们和老师说的话?
Tom:对于海外的同学和老师,我就想说:“自己呆家里别瞎溜达,勤洗手,闲得无聊的话可以找我聊聊天。总之,大家多多注意,保重身体。”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