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上海诺科学校学生投稿:单词节,走进配音的世界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曾经说过:“我们对视觉空间的真正感觉,是与我们对声音的体验紧密相连的,一个完全无声的空间在我们的感觉上永远不会是很具体、很真实的……只有当声音存在时,我们才能把这种看得见的空间作为一个真实的空间。”

作为面部肌肉最发达的生物,人类的面部表情千变万化。显然,动画造型的属性决定了它无法完全展现一个人类或者拟人角色极其细微的表情。但声音却并没有受到限制,声音强调了夸张的部分,补完了表情缺失的细节,展现了人物更深层更细腻的情感变化。

单词节.jpg

单词节

所谓的,声音,是声波通过听觉所产生的印象。但是,声与音,注定是不同的。

所谓,匪鸡则鸣,苍蝇之声。是声,是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

所谓,好音生于郑卫,而人皆乐之于耳。是音,是音律,是余音绕梁。

故,配音,非配声也。

“放出来,别畏畏缩缩的,放出来!”

配音是自由的,你可以将动画配上所希望的声音,我经常说,同样一句话可以让人眉开眼笑,也可以让人勃然大怒。这就是声音的奥妙。

我们人类的语言,是由气吸冲击声带发出的声音,再由口齿唇舌吐字器官的修饰及规范,形成了我们人类一种特有的传达信息的声波——语言。

“语言中又有‘体,相,用’三个基本元素的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各式各样千变万化的语言形态及特质。

所谓‘体’,是指形成事物的本质或本体。

所谓‘相’,是指事物的表象或外在形象。

而‘用’是指:基于‘体’和‘相’而形成的各种类型语言的不同用途。”

初次体验配音,再到第二次,渐渐爱上了配音。从小就喜欢胡思乱想的我迷恋于当一个活在动画里面的人物。想象着拯救世界,同时感受那一份救世主的快乐以及一个普通人的渴望,信仰。所谓信仰,“一切仙人殊胜行,人天等类同信仰,如是难行苦行法,菩萨随应悉能作。”是对天地及祖先的信奉和敬仰,是人,是事,是物,是教派,是思想。

在配音的世界里,没有信仰,因为我就是信仰。在一次次的配音过后,总有那么一种孤独的感觉,信仰的那一份孤独,语言带来的那一份孤独,配音带来的那一份孤独。

逐渐的,当名利之心放下,当我沉浸在那一片梦境,那一扇窗,那无边无际的白色,那一片寂静,那无拘无束的心。把这个世界给我,容我雕刻。

画面中的情境可能没有经历过,但是只要去感受、去体会,会比经历过更真实,经历过的人也许还没经历过配音呢。

“是感谢阳光的恩赐,还是雨露的沐浴,亦或是微风的和煦,于千万人之中,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感谢遇见你。感恩一切,把比较好的自己交给世界。心怀感恩,所遇皆温柔。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

情动于衷,感同身受,有感而发,豕虱濡濡。

目酣神醉,神醉心往,沉洝浓郁,含商咀徵。

用自己的声音演绎他人的世界。

那一份配音的乐趣,那一份配音的自在。

享受着,孤独着,快乐着……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