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走进上海罗斯德课堂:ESL篇

来源: 上海罗斯德国际高中      编辑:佚名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课程可能是OSSD的国际生最熟悉也最困惑的一门课了。要说熟悉,不论学生以往的英语成绩有多优秀,都必须经过ESL的洗礼才能学习与加拿大学生同款的“英语课”。要说困惑,明明看上去就是一门英语课,为什么还会有个不同的名字?内容上好像也和之前学习的英语课很不一样。这里面的玄机就让我们在走进罗斯德课堂的过程中一一为大家解答。

首先做一个科普,采用OSSD体系的安大略省高中接收了为数众多的国际生。根据统计,他们使用的语言已经超过了100种。如何有效提升这些国际生的英语能力一直是安省教育的重要议题。

对于学生这个群体而言,他们需要的不单单是能够在海外生存,与人沟通的英语能力,更需要能够把英语作为学术语言,进行其他学科以及专业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他们以往接受的英语课程,例如中国体制内学校的英语课,还是英语母语国家的英语课都是不合适的。究其原因,是在于在课程中没有让学生逐渐去适应将英语作为学术语言的过程。而ESL则承载了这一目的,并充分体现在了内容之中,成为了所有国际生通往学术成功的必经之路。

那么在罗斯德的课堂里,ESL课程是如何呈现的呢?主要建立在两大主线之上:一个是对英语使用情境的拓展和深化;一个是对特定主题的学习与探讨。

教学情境

从教学情境这条线来看,首先,Brainstorming是每次讨论新话题前必不可少的环节。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学过的内容来表达本身就是很好的学习过程,能够让他们做到学以致用(Application),而且这也能有效地帮助他们进行新内容的理解。

在课堂讨论中,Think,pair,share也是常用的方法。针对不同话题,老师会尽量提出开放性而非封闭性的问题,让学生尽可能地去调动所知进行回答。每位学生先需要独立思考,再将思考的所得也同伴进行分享,做进一步的提升,最后加以表达。这一方法覆盖了从个体到群体,从思考到交流到阐述的各个方面。此外,老师也会运用Anchor Chart,Mind Map,多媒体资源等刺激学生不同的感官,例如视觉、听觉、触觉等,让他们的学习体验更加丰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内容主题

从内容主题这条线来看,以12年级为例,他们在课堂上会讨论哪些主题呢?

01、人与自然

02、全球化

为什么要探讨这些话题?作为一个未来要前往其他国家的个体,了解他国的文化,尊重个中的差异是基本的礼仪;作为一个仍在求学路上的学子,拥有更加广博的见闻,能立足国际视野看待问题是必备的态度;作为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少年,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审慎地分析材料,得出结论则是通往成功的核心素养。这些内容,可以说早已脱出了语言能力的范畴,是为了让学生得到全面成长和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

所以,ESL的不同与魅力也正是源于对国际生需求的充分认知。学生能获得的,不仅仅是第二种语言,更是第二种思维模式,第二种文化理解,会为他们将来在另一个国度的生活以及学习带来莫大的益处。

上海罗斯德国际高中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