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Wendy老师带您参观上海博物馆

来源: 上海诺科学校      编辑:佚名

美国诺科学校上海分校Wendy老师是英国爱丁堡大学教育专业硕士。热爱教育事业,教学风格生动活泼,知识面广,善于寓教于乐,给课堂注入多种元素,深受学生喜爱。下面让我们跟着Wendy老师一起去看看上海博物馆里的蓝色釉瓷器吧。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现位于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的南侧黄浦区人民大道201号。建筑总面积3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共设有十一个专馆,三个展览厅,陈列面积2,800平方米。馆藏文物近百万件,其中精品文物12万件,尤其是以青铜器、陶瓷器、书法、绘画为特色。有文物界“半壁江山”之誉,是一座大型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

当我逛博物馆时,我感觉自己是在和一些伟大的灵魂对话,他们中有四世纪的王羲之、十一世纪的苏东坡、十二世纪的赵佶、十八世纪的雍正皇帝、还有千千万万没有留下名字却把文明推向一个个高峰的艺术品匠人们。目光透过这些艺术品,我仿佛能看到千百年历史的长河在眼前静静流淌。这些穿越几千年的艺术品,内敛而深沉,它们静默不语,却以更厚重的方式,被展现在了人们面前。

如果让我安利某个博物馆的其中一个门类,我个人一定会首推最初让我迷上博物馆的地方:上博瓷器馆。

我想几乎所有中国人,都无法拒绝瓷器的诱惑。它们有的温婉如玉、有的大气恢宏。而我的瓷器之旅,开始于单色釉瓷器。

汝窑盘.jpg

汝窑盘

这是“雨过天青”、“千峰碧波”的天青色,此器素雅清丽,胎质细腻,细纹开片,是传世汝窑的典型器。有文献记载,汝窑掺入玛瑙为原料烧成,但这种实际成色可能不完全是玛瑙的原因。

汝窑在历史上烧造时间短,传世器物不足百件,接近半数藏于北京和台北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以9件的收藏之数位列第三,像图中这么漂亮的汝窑盘,上博还有一个。这也是该馆“*罗古代艺术万象”的一个侧面佐证。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jpg

钧窑月白釉出戟尊

所谓月白,当然是取自月亮的颜色。不过古人认为的月亮可不是什么淡黄或是纯白,而是一种淡淡的蓝色。这种清新美好的颜色除了出现在瓷器上,还经常出出现在织物中,《红楼梦》里林妹妹就有这么一件月白绣花小袄。

钧窑出名的除了变幻莫测的窑变,还有此器上能看到的蚯蚓走泥纹—瓷器表面古朴弯曲的线条脉络像蚯蚓行过泥塘,非常漂亮。

这件器物17年年底瓷器馆改陈的时候才被重新展出,此前已经在库房里待了好几年,谁让上博藏品颇丰,展示位倒是显得不够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展品调整又会被收起来,大家且看且珍惜吧。

宣德景德镇窑蓝釉暗花盘.jpg

宣德景德镇窑蓝釉暗花盘

明代蓝釉又称霁蓝或祭蓝,色调均匀深艳,釉面厚润晶亮,不流不裂,《南窑笔记中》把它和霁红、甜白并称为宣德瓷器的上品。这件盘子器心浅刻如意云纹,内壁暗刻双龙纹,足底有“大明宣德年制”款,目前在上博是以倒扣的状态展示的,器内的纹饰暂时是看不到的。

景德窑天蓝釉柳条纹缸.jpg

景德窑天蓝釉柳条纹缸

如果来个釉色票选的话,这种天蓝釉应该会被很多人pick了。天蓝釉为康熙朝景德镇御窑创新的釉色,表面滋润光洁,色泽匀净,淡雅悦目,似天青之蓝,烧成难度大,传世数量少,十分珍贵。

雍正单色釉菊瓣盘.jpg

雍正单色釉菊瓣盘

烧制不同颜色的瓷盘,对于现代工业而言简直是小菜一碟。不过在雍正时期,却有不小的难度:单色釉瓷器需要加入的金属元素不同,有铁,铜,铬等等;有的颜色是高温烧制,有的颜色却是低温烧制;不同颜色的施釉方法还各不相同,比如浇釉、吹釉和蘸釉等。凡此种种。了解到这样一些工艺上的细节,我们才不难体会到一组看似简单的器物需要在细节上投入的努力,实在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而这些,恰恰是皇帝品味的体现。雍正皇帝以其个人的艺术修养、对器物的敏锐感觉以及高超的控制力,将中国陶瓷史推向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成就。

这一套小盘子是不是很炫目?光是蓝色系的就有天蓝,粉青,洒蓝等颜色。嗯?在哪里能看到实物?这套呀,上博偷偷藏着呢,好多年都没公开展示过。非常想看的话,故宫有套十二色的,颜色跟上博的有一些不同,也是非常值得一观。

上海博物院部分瓷器就欣赏到这里啦,你能够get到它们身上,那份宁静的美感吗?

上海诺科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