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上海天华学院国际中本贯通项目 编辑:佚名
他身上有一种理科生常见的沉稳特质,喜欢在闲暇之间读书跑步;他擅长倾听,愿意了解别人的观点,他也带有一种执着,对物理抱有无限的热爱。这位老师就是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牛剑梦之队的物理学科教师——袁老师。
本期我们就一起走进袁老师的天华英澳美教书生活,共同了解他的教学理念与目标。
我眼中的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
我是2019年来到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的,之所以来到这所学校,完全是因为被柏校长的人格魅力所打动。无论是她的教育理念,还是她对学生、对教师的管理态度,都让我深深折服。
最有魅力的校长
柏校长应该是我见过的,具有有爱心的校长。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难得,也是学校做好教育**的一个重要前提。
要知道不是所有的校长都能够每天在走廊里迎接学生,风雨无阻,也不是所有的校长都能在疫情封控期间每天亲自管理学生的早餐,监督孩子们的食品安全,而我们的柏校长,确实做到了这一点。
在教育资源最为丰富的上海地区,我们天华英澳美学校仍然有自己很强的教育特色,成为众多国际高中耀眼夺目的存在。
软硬件上的强大实力
在硬件设施上,我们学校实际上使用的是天华大学校园的场地,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建在大学里的国际高中。
不论是校园场地面积还是校园生活的舒适度、方便度,学校食堂质量、满意度,天华英澳美学校在整个上海国际教育圈都属于响当当的**梯队。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就享受到大学校园的生活体验,这是其他国际高中很难达到的一个硬件条件。
除了硬件上的优势,天华英澳美学校的校园氛围也非常令人放松。这里老师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和谐、融洽,大家相处起来很简单、也很舒适。学校的很多老师在生活中也都是我非常能聊得来的朋友,这也是我非常喜欢我们学校这样一个团队氛围的原因。
多元的学生发展轨道
另外对于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天华英澳美提供给了学生更多的选项,不论是澳洲方向,还是英美方向,我们学校都有对应的课程体系、国际交流课程供其学习。对于有需求的学生,我们学校也有2+2课程:国内两年、国外两年的阶梯式课程供学生选择。
这种多元化的升学出路,让任何学生都能在学校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实现自身未来的多轨道发展。我想这也是我们学校在上海教育圈获得很高人气的重要原因之一。
风趣严谨并存,让学生爱上探索
在读书阶段的时候,当时我一门心思地想要去搞研究,开始并没有设想过自己会成为一名物理老师。
见证一个天才学者的成长
在跟随一些大牛老师做研究的过程中,我认识了许多物理系非常优秀、堪当天才的学者,在惊叹于他们物理方面的眼界与才能的同时,我也对青少年时期的他们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我特别想知道,这些在物理领域有所成就的大牛老师,青少年时期会是个什么样的状态,青少年的他们都经历了一些什么样的发展呢?
在后面的学习中我也逐渐发觉,物理的研究固然重要,但能将复杂的科学原理以一个相对通俗易懂的方式分享给孩子,让我们的下一代产生对物理的兴趣,打开他们探索物理的大门同样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在风趣与严谨中找到平衡
带着这样的好奇与使命感,我最终成为了一名物理教师并开始了这段与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的缘分。
在最初作为一名新手老师的时候,我是一个非常喜欢与学生打成一片,在学生心中没有什么距离感的老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对教学方式理解的改变,我越来越觉得课堂还是非常需要一个严谨的教学氛围的,而我现在也是尽力想要在风趣与严谨这两种风格中达到一种平衡。
一方面我想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的兴趣,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主动意识到物理是一门充满魅力同时也很难的学科,对于学生们的严谨程度、细心程度以及投入程度还是有非常高的要求,这也是我想要实现风趣与严谨融合的一个原因。
对于性格沉闷一点的孩子,我会试着调动他的情绪;如果遇到比较活跃但是欠缺严谨的学生,我可能会要严肃一点,尽量让他冷静下来。
发展兴趣,保持物理的学科魅力
动手实践是兴趣的摇篮
对于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学生能够有真正自己上手操作的机会。可以是设计、操作一个具体的实验,也可以是一道简单的物理题,让学生有更高的课堂参与度。
作为老师,我们不能只是单方面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让学生们**背诵,而是让他们真正参与这个学科的探索过程。
我记得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给两个班级教授同样的知识,其中的一个班级因为设备原因没能进行原本安排好的动手实验,只以视频方式向学生做了介绍。另一个班级则顺利完成了实验项目。
因为视频展示,学生们不能亲自参与感受课程内容,即使当时的视频质量很高,整体的课堂效果也还是不尽人意。反观另一个完成实验项目的班级,因为所有学生都进到实验室,大家全身心地参与了动手实验的过程,学生对当节课程知识的吸收了解,对物理学科继续探索的兴趣得到了非常明显的提升。
激发对于物理的学习兴趣,这是参与实验后学生们产生的最直观的一个变化。
营造挑战使魅力长盛不衰
其次,我认为保持一定的挑战性也是维护物理魅力的重要一方面。
如果一门学科没有什么难度,整天只是做一些很简单的问题,理解一些很简单的定义的话,学生们很有可能感到枯燥。如果能在课堂上时不时地对学生提出一些有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挑战欲,会让他们对这门科目更感兴趣。
比如说如果学生觉得课堂内容比较简单,我就会适当的拓展延伸;如果觉得某一个定义比较简单,那我就就会带着他们将这个定义的推导过程再证明一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握好这个挑战的度,太简单对学生没有吸引力,太难又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梦之队,一个激励成长的平台
做为一个物理老师,我最希望看到学生对物理感兴趣,希望学生能在一个适合自己的圈子去交流自己的想法。
一个激励成长的平台
作为老师,我当然希望学生尽可能多的拿高分,但作为一个物理专业出身的人(也可以算是物理学者)来说,我更希望学生能有一个自由讨论物理话题的空间,而我们天华英澳美就很好的提供了这个平台。在天华英澳美,同学们身边有许多能够与他产生共鸣的同学,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愿意打开心扉去交流、去探讨。
梦之队给了全校学生一个向前发展的动力。因为进入梦之队不仅是一种荣誉,也是一个对学生过去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肯定。我们能明显发现,在分层考试之前,大多数学生对进入梦之队是非常渴望的,这是一件非常能鼓舞人心的事情。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在给学生辅导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身上体现的品质让我这个老师也感到敬佩。
有一位令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汪同学,他把挑战当爱好,参与各种各样竞赛活动,却不把提升背景经历作为功利性的目的,而是在享受挑战自我的过程。
记得在比赛前,我问他紧不紧张,他说自己一点也不紧张,因为他根本没有对这个竞赛抱有什么结果上的期望,参加比赛的这个过程对他来说就是一次非常宝贵的经历了,无关乎结果。
我当时听到这句话觉得非常感动,因为他真的就是享受竞赛研究的过程,享受沉浸在学科之中解题、探索,这种探索能真正带给他精神上的愉悦。这也是我非常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学习的一个方面。
还有一位女同学,她的思维逻辑能力可能并没有多么优秀,但是自己非常非常用功。老师教给她的所有的东西,她都会尽可能地利用自己课下全部的时间进行整理。比方说某道竞赛题,她会细致到将题干和解题思路分别整理到两本笔记上。
这种方式可能看起来比较笨拙,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其实更需要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
这两个同学其实也象征着两种不同的学习路径,不管你的天资如何、能力如何,其实都不影响你超越自己,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成为一位什么样的教师”是每个老师都必须面对的问题。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藏在讲台上,书桌旁,老师的一举一动中。但无论如何,保持对这份职业的热爱,将学生、将课堂永远放在心上,是一位老师常葆幸福感与成就感的重要前提。
袁老师用他的方式阐释了自己对于教育**的理解。他不仅热爱物理,更关注孩子的成长与启发。他以物理为船,载学生渡向成为“全人”的彼岸。
让我们在上海天华英澳美学校,继续分享为人教师的幸福感,感受国际教育的纯粹与美好。
上海天华学院国际中本贯通项目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