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访问

手机扫一扫

|投诉/建议

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探索上海莱克顿学术课堂

来源: 上海莱克顿学校      编辑:佚名

在学校,我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有莱克顿精神,有良好的品格,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积极进取、慷慨奉献付诸行动的世界公民,拥有卓越的学术能力更是他们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之一。在上海莱克顿,我们的老师都是手举“火把”的人,“点燃”学生对学习的热情,给予他们探索学术的能力。

上海莱克顿学校

启发:开导其心,使之领悟

世间万象,都蕴藏着道理,保持好奇心,带着问题看待事物,是开始学习的**步。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除了解惑,莱克顿的老师也很擅长向学生提问,这就是“启发”思考。

在物理课堂上,Godwin Okochi老师的问题是“保温瓶为什么能保温”?

“尽管大多数学生都用过保温瓶,但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它的内部结构,但是,在物理实验课上,他们可以查看保温瓶的内部结构,并了解到瓶内每一个部分的设计都是用来减少由于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过程中损失的热量。”

由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展开,学生们首先想到保温瓶的特别之处——双层设计,夹层真空。由此联想到,或许正是因为这层真空使热量无法传递。在这个问题的引导下,物理课上学生们学习了热能、热传递的条件,以及材料传递热能的性质。

理解:了解知识,认知概念

带着疑问,观察现象,随后解释现象的过程就是一个理解知识的过程。

数学这门学科*罗万象又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内容并不能仅仅通过字面去理解,尤其是一些抽象的概念。如何将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用简单直观的方式展示,是莱克顿数学老师Vikas Bagla的绝招。

“13年级力学小组最近正在研究重心章节,为了了解重心的实用性,我们在校园足球场进行了指尖平衡1米尺的实验。另一个实验是,通过去掉告示板卡纸上的3个针脚,让学生们看到卡纸悬空的时候垂直线的现象。他们也用各种方法理解核心概念,解决同样的问题。例如,我们在台球室进行实验,直观地看到球在弹性和非弹性情况下的碰撞过程,*括正面碰撞和倾斜碰撞。球在台球桌上的碰撞使学生看到中心线在倾斜碰撞中,传递动量产生的变化。”

重心、动能,这些抽象的概念通过实验现象可以被间接观察到。比起生硬的文字,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以更生动地让学生理解概念。

讨论:表明见解,论证想法

学习离不开“思考”,而“讨论”正是“思考”的好伙伴。在莱克顿的课堂上,讨论即是一场“思想交流”,在讨论的过程中,个人的观点通过自证或质疑,从而得到巩固或修正,再吸取他人的想法,使整体认知更为完善和全面。

在生物老师Cassie Chen 的课堂上,就进行过一场有趣的辩论:

“10年级的学生在学习了集约化农业的定义之后,用了一周的时间准备了一场辩论。当天,他们分为两组,正方介绍了集约化农业的优势,反方说明了它的劣势。在开篇立论和首轮双方陈述之后,还有自由辩论环节供双方互相提问、回答。讨论了所有要点之后,进入了结辩环节。学生们在本场辩论中的表现都很出色。他们不仅考虑了集约化农业的所有生物学影响,还延伸到了经济和道德影响。”

一场激烈的辩论,使学术知识在辩论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接受和理解,并引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仅学到了知识,也培养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实践:深层理解,付诸实践

在莱克顿的足球场上,化学老师Dawie De Villiers带着学生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以水为动力的火箭”。

这是学生们利用废弃的饮料瓶制作成的“火箭”。实验中,首先灌入一定量的水,利用打气筒充入空气到达一定的压力后发射。原理是利用水和空气的质量之比(水的密度是空气的771倍),压缩空气把水从火箭尾部的喷嘴向下高速喷出,在反作用下,“火箭”快速上升在空中飞行,像导弹一样喷射出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实验过程中,学生们通过观察现象,如:发射的高度、距离、方向与角度,来调整自己的作品。了解实验原理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在实验过程中,他们又了解到:“火箭”的形状、水位、气压和发射角度都将影响最终的结果。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而实践结果又将更好地完善他们的理论。

有趣:灵动多变,不拘一格

说起莱克顿的课堂,有趣或许是对它最多也是最高的评价。我们希望学生不是勉强地接受知识,而是带着兴趣,充满热爱的学习。

莱克顿的课堂从不拘泥于任何形式:除了以上提到的辩论、实验,老师们也善于用其他方式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商科课上Nish Pillay老师的棋牌游戏就深受学生们的喜爱,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

“10年级的学生通过一个商业棋盘游戏对所学理论进行了回顾。在游戏互动中进行一系列问答,游戏中的竞赛(分小组竞赛,先走到终点的一组获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通过此游戏,学生们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巩固了商业理论知识。”

生物老师Cassie Chen则让学生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介绍课题,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11年级和10年级的学生,他们根据不同的主题进行了小组介绍。10年级的学生研究各种特殊的细胞。整个班级被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会展示介绍一个特定的细胞。11年级的学生正在研究不同类型的动物行为,他们搜索关于这些行为的例子和能够解释这些行为的信息。最后,他们在这个小组项目中都做得很好。”

恰如纪伯伦所言:“一个人不能将洞察力的羽翼借给另一个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教育,使其生长出属于自己的翅膀。

在莱克顿,在一步步的启发下,在深刻的理解过后,在自由的谈论之中,在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里,学生们可以充满热情的学习,可以在课堂上培养自我学习的能力,发掘天赋,点燃自己的火把。

上海莱克顿学校报名、校园参观及了解招生动态,请: ,或通过下方报名通道登记。

相关新闻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