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学习专线 8:30-21:00
来源: 广州市源雅学校 编辑:佚名
热烈祝贺广州源雅学校陈志濠老师和谭海琳同学在“基于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创意编程赛”荣获广州市一等奖,佳绩的取得离不开学校和家长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老师和同学们的辛勤付出,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本次比赛活动吧~
01比赛活动简介
“基于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平台的创意编程赛”是2022年世界机器人大会青少年机器人设计与信息素养大赛开展的赛项——TGE引擎虚拟机器人挑战赛项的子项目之——即扣叮创意编程赛,旨在通过竞赛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使用信息科技来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中小学生人工智能编程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编程能力,培养学生计算思维及创新意识,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拔尖人才。
02获奖作品介绍
1)研究背景
之前,根据防疫政策需要,学校每天进行核酸检测。陈志濠老师和谭海琳同学细心的发现:同学们在学校做核酸检测时,因为没有智能手机,只能使用老师们打印出来的纸质版核酸码。但容易出现因为纸张褶皱、不平整而很难识别成功的问题,甚至有些同学的核酸码丢失了,没办法做核酸或者需要找老师重新再打印,进而耽误上课时间、影响核酸检测进度等等。
2)发明过程
于是,陈志濠老师和谭海琳同学想着发明一项便捷的核酸检测方式。首先想到使用人脸识别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一场“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旅便开始了。
发现图形化编程平台不能外接数据库,怎么办?
他们便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到极致,结合变量、广播和角色的造型切换等功能,实现了以班级为单位管理的核酸码数据库。
在作品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仔细回顾做核酸检测时的细节,发现有很多时候,扫码的老师不知道哪个班已经扫完哪个班还没有来扫码,又或者这个班级是否全部学生已经扫完?
他们想到给作品加上一个扫码记录的功能,利用变量和数组相结合来实现扫码记录。
这时他们又发现:如果前面已经扫完的班级还漏了个别学生,要给他们补充到记录中去,原本的记录功能就不足以实现了,又怎么办?
他们又改良了保存记录的算法,实现了多种情况下的记录保存。
无论作品大小,每一个发明的背后都是很多个小问题的解决过程。终于,历时充实而智慧的18天,陈老师和谭同学合力完成了小发明作品《基于AI人脸识别的核酸码工具》。
03源雅科创中心
广州源雅学校自建校以来,一直致力于打造“科技思维融合特色+”的理念,拥有超过2000平方米的源雅科创中心(STEAM梦工厂)。
源雅以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为起点,构建与时俱进的科技创新实验室、多功能科创教育教学及实践活动空间,创建了3D设计、激光切割、机器人、无人机、物联制造、木工、陶艺等智能空间。一年级起开设科学课和信息技术课,二-六年级搭建了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校本化科技课程。
广州市白云区广州源雅学校招生简章,点击查看↓↓↓
1.广州市白云区广州源雅学校小学部招生简章
2.广州市白云区广州源雅学校初中部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