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新闻播音主持技巧!

来源:湛江凤凰艺术教育 时间:05-14

因为凤凰艺术教育专注播音主持传媒艺考高端教育十二年,加上小编本人平时热爱朗读,平时在播音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综合水平相对来说会好一点,所以现在想把自己的经验分享给大家。

 

今天小编专门针对新闻播音主持的相关技巧来完成分享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

 

播音主持基础知识

 

普通话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通用语言;

 

概念: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直播与录播

 

从录播到直播,是广播节目的第1次提升和飞跃,从直播再到录播,则是广播节目的第二次革命。

 

直播优点:快捷性、双向性、直接性;直播缺点:差错率高,很难出精品,不利于培养主持人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

 

录播优点:不出差错,节目质量高,有效提升主播专业素养;录播缺点:时效性较差,无互动性,不能与听众直接交流。

 

这里要提醒一下,一般做广播节目,都是录播的,直播对于人和设备器材的要求太高,一般非专业电台或电视台是很难做到的。

 

姿势:

 

坐姿、站姿、拿话筒姿势、拿稿件姿势。

 

重点:拿话筒的姿势,因为我们录节目一般都是用手机自带的录音机,先录制好干音,然后再用电脑做后期处理的,所以这里的话筒,其实就是手机。这里主要讲一下录制干音的时候,嘴巴和手机麦克风的正确位置和距离:距离手机、话筒15公分,不要正对话筒,建议斜角。

 

新闻播音技巧

 

一、播报新闻稿件的态度把握

 

播报的态度,就是指在播报一篇新闻稿件时所持的主观倾向性,是肯定的还是否定的,是赞同的还是反对的,是积级的还是消极的等。新闻稿件的作者也充分考虑了这一点,所以稿件的内容也是用叙述事实来体现作者的意见的,将主观寓于客观,具有内在的倾向性。

 

怎样有分寸地把握播报态度呢?可以从下面两方面来把握:

 

1、利用内在语来控制语气

 

也就是说将我们的倾向性隐藏在客观事实背后,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受众,达到宣传的效果。内在语就是文字语言未能或不便表露的语句本质和目的。也就是说,我们在播报时,应抓住语言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努力挖掘语言背后更深一层的意思。

 

2、背景材料来理解分析,避免态度的过或欠

任何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有所处的历史条件,都与周围的事物有。新闻背景对稿件的具体有烘托.深化的作用,有利于读播者找准播报的着眼点以及感情态度的分寸把握,也有助于受众对新闻事实的理解。

 

二、导语部分的处理

 

新闻稿件的导语,是指每一条新闻的第1句话或者是第1个自然段,揭示了新闻的要点,突出新闻的精华。在有声语言的表达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它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引导受众收听或收看新闻的全部内容,提起受众想了解新闻内容的兴趣。所以,对新闻导语部分的处理要得当,以免造成受众的流失。对新闻稿件导语的处理,要注意的是重音的处理以及语势的起伏。语句的重音切忌太多,因为太多的重音选择反而没有了重点,一定要精选重音,找准声音的着力点,使整个语句的走势有起伏变化,引起听众或观众的兴趣,切忌语势僵直。

 

 

三、处理新闻的主体部分

1、对主体内部层次的处理

 

要注意层次内部的集中,也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语气要“抱团”,加强句与句之间的关联。少停多连。另外,还要注意,层次间语气的转换和衔接,避免平直无变化。

 

2、对主体部分主次的处理

 

要注意运用对疏密变化的调节来区分主次,对不重要的内容往往加快速度放平语势,在清楚表达的前提下一带而过;对重要的内容,就要放慢速度扬起语势,加重语气,说透说清,给受众造成一种“反差”以引起他们的关注。

 

 

四、新闻稿件中具体情节的处理

 

对具体情节的处理,一定要把握“感而不入”的境界。在播报新闻的时候,我们在把握住新闻稿件新鲜点的基础上,要切身地去感受,有了真实的感受而形成播讲的愿望,才能播讲清楚。但是,作为一篇消息播出,重要的是对事实的叙述报道与信息的传递,因此,必须注意新闻的节奏感,并且与消息类新闻的整体相协调。所以,要做到“感而不入”,也就是说,要有真切的感受,但不要陷进去,否则将会影响到对稿件的整体把握。

 

 

 

五、对新闻稿件长句子的处理

 

新闻稿件中也存在着长句子。一般来讲,新闻稿件的句式应该是简短精悍的,但有的时候,为了叙述的连贯性或者表达的明确性等原因,长句子也会出现在新闻稿件中,这就要求我们有声语言的表达要将句子的语法关系、逻辑表达清楚准确,使语句的目的鲜明,使听众、观众能一听就明白。

 

六、对新闻稿件中数字的处理

 

大多新闻稿件都会包含数字在其中,且每一个数字都有它所代表的含义,作者不会无缘无故地将数字放在稿件中的,必定有他的目的。那么,在播读这些数字的时候,就要在充分理解的前提下,把其所代表的内涵表现出来。对数字的处理,读准读清是基本的要求。给数字着色,这是处理新闻稿件中数字重要的一点。就是说,要根据新闻事实来赋予数字或大或小,或轻或重的不同的色彩,对听众、观众起到提示的作用,便于受众了解数字真正的含义,引起他们的思考。还要注意对数字着色要有选择。在一篇新闻稿件中如果有多处出现了数字,就要精选有价值的、直观的数字来给予着色,这样才不会使整条新闻变得杂乱、累赘,使有声语言的表达简洁明快。

 

七、对播报速度的把握

新闻播报的提速一定要“有度”。即播报速度的加快不能超过让人说清楚听清楚的极限。收听新闻的观众对听到的内容要有所反应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

 

打破标点符号的限制,在对整体内容的把握下少停多连。由于文字语言的表达和有声语言的表达是有一定的区别的,“停连”就是有声语言表达中的标点符号。新闻稿件播报中的停连要符合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要让人听懂。用语气的转折和起伏来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利用语流的疏密变化,加大层次间以及语句内部的主次对比,也就是说,舒展主要的,带过次要的。但“带过”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快速读过,而是要在整体的控制下相对的“带过”。

 

如何提高普通话水平

 

这个话题其实是比较大的,所以我在这里也不可能用简短的篇幅来讲解,因为学习普通话是一个系统工程。我提几点学习思路和方法吧。

 

1.摒弃自己的“方言”,坚持只说普通话;

 

2.不要跟有口音(港澳台等)的或者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学习;

 

3.不仅仅是要问身边的人,还要多差字典、词典,对自己把握不准的字词要多问;

 

4.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方言”都有自己的特色,每个人因学习情况不同不同也有差异,所以要找到自己的薄弱处,根据重要性一一击破。

 

如:分不清前后鼻音,那么先重点练习相关,再去解决其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