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诚学校直播回顾 | 陈晓民:辩论赛参与及领导力培养

来源:君诚国际双语学校 时间:05-04

  本周三,君诚学校总校长陈晓民博士通过微博直播分享了《升学指导:辩论赛参与及领导力培养》。没赶上直播的家长,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一起来回顾陈晓民博士此次直播的重点内容。

陈校长是留美博士、资深教育学者和升学指导专家,他从自己的科研经历和教育经验出发,深入分析了当前世界名校倾向的学生品质及未来世界对国际化人才的要求,提出每一位具有内在动力的中国孩子都具备世界大学的潜质,而辩论赛是激发青少年潜质的途径之一。

他具备丰富的辩论赛指导经验。2015年曾带领学生,参加中学生辩论赛的全球赛事——美国公共政策论坛辩论赛,跻身64强。过去十年,我国仅有三所学校入围该赛事的决赛。

一、“全面优秀”学生遇冷,名校倾向于录取单方面尖利的学生

跻身名校是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的目标。但近年来,跻身大学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全面优秀”的学生不再受到名校亲睐,单方面尖利到世界级更为名校看重。要做到单方面尖利,在某个领域十分突出,这需要有自发领导力。那么作为中学生,需要培养怎样的领导力呢?

君诚学校

二、对此,陈校长提出了当代青少年需要具备的四种领导能力:

1. 强大的内心,即坚韧与毅力。要有“藤校的心智”——不为压力压倒,不被困难击垮,不为对方的攻击而脆弱。

2. 沟通交流能力。青少年应当具备强大的沟通能力,应对未来跨文化、宗教、派别与代际的沟通挑战。

3. 当好自己的CEO。这要求青少年具备自我管控能力,才能规划自己的未来,管好跨国公司。

4. 自发的研究能力,即前瞻能力、研究能力、判断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也是国际高中文凭课程中所要求的。

三、辩论赛是培养青少年领导力的途径之一

如何培养学生的领导力?陈校长指出,以上四种领导力要素都与辩论和公共演讲息息相关。辩论是一种多维度的活动,需要进行多维度的对抗以及多维度面对面的交流沟通。其背后需要参与者做大量的自发研究、自我领导、自我引导以及自我把控。

世界上许多名人,诸如曼德拉、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及美国国务卿John Kerry等都是从辩论赛打出来的。而法律、国际关系、政治学这些专业,以及经济、投资、管理等职业也与辩论密不可分。因此,辩论赛是是培养青少年领导力的途径之一。

四、君诚对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

一直以来,我校都十分注重对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与各大辩论赛事、商赛、模联等,至今已取得不少优秀成绩:

陈校长还指出,辩论活动对于学生的锻炼及好处主要有3个方面:

1、能够让人站着思考,思辨敏捷;

2、能让人不为人身攻击和面前损失而动摇,不带感情地去判断,去对抗质疑,保持理智,坚持自己的立场;

3、辩论和公共演讲活动是少有几项延续到大学仍然有“功利”效果的活动,它对于学生实习、招聘面试、申请研究生均有很大的帮助。

五、“性能品格”培养是平凡学子超越“学霸”的唯一途径

陈校长强调“性能品格”培养是平凡学子超越“学霸”的唯一途径,我们需要鼓励学生离开安乐的温床,让学生接受挑战,面对失败,体验压力;同时体验成功与成就,练就信心,获得快乐;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给予支持与关爱,帮助学生练就这些性能品格,以此形成正向循环。事实上,这些性能品格都能从辩论中得到锻炼,也将在未来发挥巨大作用。

六、怎样调动和提升孩子的辩论兴趣?

前期可以从电影开始,看一些法庭辩论、律师职业相关的美剧或电影,调动孩子对辩论的兴趣。另外,美国大选的辩论对决,政府公开平台,以及一些辩论网课也可以多看看,多听听,对提升孩子的辩论兴趣有帮助。

最后,陈校长还与大家分享了学习和参与辩论活动的几个途径,以及国内外一些辩论比赛的时间节点。相信家长们能从中得到不少启发,对于孩子的培养会有更清晰的规划,而不是盲目地追求分数和名校。

4月1日上午11:30精彩继续

报名方式:可报名或填写下方表单,老师会时间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