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国际学校专属的数学狂欢派对

来源:北京爱迪国际学校 时间:04-21

国际学校数学对我们来说,只是一堆冰冷的数字和符号吗? 我们学习数学,只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吗?3月14日,由北京爱迪国际学校高中数学组主办的第五届“π Day”活动拉开了帷幕,为爱迪国际学校学生对数学的认识打开了不同于书本内容的另一扇大门。


πDay,是什么?

π的近似值取值3.14,因此自2013年起,爱迪国际学校将每年3月14号定为“π Day”举办日期,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具趣味性的,发现数学的美的机会。今年的3月14日,第五届“π Day”如期举行。三道闯关题目、数独题目的解答竞赛,汉诺塔、各种魔方的还原比赛,制作黏土模型等多样活动,都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现场就像逛庙会一样热闹。活动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学生们坐在路边,好像进入了自己的一片小天地,沉思着如何解答数独题目;也有学生专注于转动手中的魔方,思考着如何把手里或普通或异形的魔方还原成原始模样。来自四年级的几个小朋友表示,虽然有的闯关题目有点儿难,但次参加活动感觉很有趣,学习数学很快乐。

学习,不止来源于课本

上学期期末,北京爱迪国际学校数学老师们就开始了活动的策划。他们利用课余时间,根据小学、初中、高中部孩子们的不同水平分别制作了不同的活动内容,以便所有人都能够参与其中。从活动筹备,到各学部沟通上,老师们事事亲力亲为。在学习方面,他们不止侧重提升学生们的应试能力,也在试图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渠道增加学生对学科的理解。

“在我们常规的教学中,国际学校数学作为必修的一门主要学科,是比较倾向于增强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学习,因为孩子们毕竟有升学的压力。而“π Day”这个呈现活动的方式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更自主深入的研究,探索这个知识或者学科,这样更有利于他们以后的学习理解以及留学发展”,活动主办人马老师说到,“我们希望通过这些趣味性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透过貌似枯燥的表面看到数学美丽的内核。”

探索,数学的魅力

在活动的一角,有一面特殊的展板,展示着数学发展史中的一些经典理论模型:从树叶的排列到昆虫翅膀的纹路,再到金融市场中的波浪理论,遍布我们生活的经典的斐波那契数列;只有一个曲面的莫比乌斯带;不可能的三角形;用勾股定理画出的毕达哥拉斯树......

图文相配的说明,奇妙的理论结构好像也将学生们带入了一个“不可思议”的世界,0 1 1 2 3 5 8 13...这样一组黄金分割的数字会出现在向日葵葵花籽的排列上、一只小虫可以爬遍一段纸带的两面却不必跨过它的边缘、“三角形”的内角和竟然可以是270度、重复绘制勾股定理的正方形可以得到一颗那么漂亮的树...这样看来,数学好像并不只是代数几何。有的学生们带着好奇又兴奋的眼神观察着周围的角落,试图发现更多相关的现象,也有的学生对照展出的照片,和老师共同用粘土塑造一个模型,在动手过程中,更直观的感受这些模型的神奇魅力。

数学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减乘除,概念理解,更是一门有思维价值和艺术价值、需要更深层感悟的严谨科学。爱迪“π Day”的存在,就是希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和内涵。数学是艺术的载体,作曲家Michael Blake将圆周率的前31位数字一个个“翻译”成了音符,演奏出了丰富的旋律;数学激发人们对理想和美的追求,近代建筑奇迹的美国著名的金门大桥的建造也源于重要的数学计算。

爱迪学校高中部老师认为数学应该发展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局限于学科分数的提高。相信通过爱迪“π Day”这样趣味学科活动的渗透,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条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探究真理之路。